首页 > 印象山西 > 三晋文明 > 关公故里

关公故里文化悠长

山西制造网    2016-01-26    浏览量:624


  ●解州关帝庙

  体现中国独特的关公文化


  关帝庙位于运城市盐湖的解州镇,解州是关公故里,关羽这位伟大的武圣人在离世后的千年中,崇拜敬仰他的华夏民族为他在世界各地修建了成千上百座庙宇,并求他保佑自己的平安与事业的发达。解州关帝庙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众多的关帝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素有“武庙之冠”的美誉。它总占地面积约一点八万平方米,是一座宫阙式庙宇。它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重建于宋大中祥府年间(公元1008-1016年),后经多次增建、重修,形成今日规模。

 

  在运城的众多古迹中,关帝庙的存在无疑是成为了这里游客众多的主要原因。关帝的故乡在这里,所以这座关帝庙兴建历史最早,据有关碑刻记载,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关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又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到清朝末叶时,该庙曾数次失火,损失非常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解州关帝庙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关帝的崇拜在这里也是最盛行的,每年都有大规模的祭奠仪式,引来无数国内外受关公保佑的人们前来祭拜。

  关帝庙的庙宇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再往前走就是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了。这里往往使人触景生情,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对那种友谊的羡慕与敬重会让现实中的自己略感失落。而中轴线北端就是主庙了,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它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每年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的祭祀活动在四月八日,大柏树变绿时成千上万的人们也来到这里参加祭祀活动。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很有气势,雕梁画栋更是精美得让人叫绝。庙内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禁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对他的一生功过有着肯定的敬意。沿着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

  这里集中体现着中国独特的关公文化。国人对关公的崇拜历史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伟人,关帝庙的数量比孔庙都要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华夏民族产生对关公的崇拜敬仰,甚至将他提升为中国惟一一个三教共存的偶像呢?那么真实的关公与在历史中不断美化的关公的原因又是什么?到关帝庙来,一切答案都在这里等着你,到关公的故乡来,有美丽的景色与精彩的故事等着你。

  ●鹳雀楼

  感受文人墨客的胸怀


  鹳雀是一种鸟,又叫冠雀。似鹤而顶不丹,亦似鹭,羽色灰白。嘴长而直,色黑,全部为角质,眼绿色赤。翼白,略带黑。腿长而赤,爪甚小,尾短。羽尾色黑。这种鸟生活在江湖池沼旁,以鱼虾等为饵。喜欢把巢建在高树之上,也喜欢栖于高楼。所以,生活在河滩上的鹳雀成群结队栖于楼上,人们便把此楼取名鹳雀楼。这就是“鹳雀楼”名字的由来。

  鹳雀楼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总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够登上古楼,像诗人一样瞭望远方的黄河,去体会那种居高远望的快乐。其实鹳雀楼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交通发达的山西去鹳雀楼游玩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黄河大铁牛

  凝聚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离鹳雀楼不远,便是黄河大铁牛的所在。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每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铁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铁牛是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由于黄河的改道,目前的四只大铁牛固守的地方已经远离河道,但它们却是唐代国力强盛和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见证。蒲津渡遗址位于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保存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明代地层距地表约7米。最突出的文物是开元铁牛。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8只大铁牛是拴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8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剐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1988年,水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来源:关公文化网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