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鹏)2015年,为扶持实体经济、激发企业活力,稳定经济增长,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在全省9市、13个县(市、区)162个企业开展的“山西降低企业成本的举措和成效”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自该政策制定实施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同时创新政策举措,结合当地实际与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我省企业减负取得明显成效,呈现新特点。
一、政策推进落实情况
2015年来,山西各地围绕重大政策,着力微观、着力精准、着力补短,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出台政策措施。2015年4月临汾市政府印发《关于临汾市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了65条治乱减负措施。2016年临汾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稳定运行提质增效若干措施》,从缓缴资源价款、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10条措施,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从加大工业投资、推进招商合作、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提出7条措施,千方百计补齐工业发展短板;从推动重点工程使用市内工业产品、冬季取暖电能替代(即“煤改电”采暖)、推进农机电动化等方面提出3条措施,点面结合扩大优势工业产品市场消费;继续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稳定企业运行。
坚决取消地方性收费项目。为提振实体经济、帮助企业脱困,吕梁市能免则免,能缓则缓,坚决取消地方性收费项目,用足用活免费、减税等相关政策,切实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从2015年4月开始,由市财政局牵头停止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取消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本费、营运车辆IC卡工本费和文化市场证照工本费,暂停提取2015年度煤炭开采企业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配合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完成了其他针对中小企业的减负措施,促进了全市经济稳定发展。另外,企业失业保险费率下调1%,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5年全年为企业减负达到30亿元,稳定了经济,激发了市场活力。
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朔州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精准帮扶6条措施,加大帮扶企业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四是着力解决企业土地、房屋确权以及煤炭配采问题;五是积极开展帮扶企业活动;六是积极落实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各项任务。洪洞县落实小微企业“六补一缓”政策,为25户企业申报了小微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政策补贴,为9名高校毕业生申请了创业场地费及就业人员补贴,对10户认定的小微企业给予了新招用人员组织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扩大 “营改增”试点范围。从2016年5月1日起,长治市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据长治市国税局有关资料显示,本次扩围共涉及四大行业12121户纳税人,其中房地产业763户、建筑安装业1542户、金融保险业284户、生活服务业9532户。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是此次营改增减税幅度最大、收益最直接的群体。
推进煤炭企业降本增效。为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晋城市先后在陵川崇安关岭山煤矿、兰花科创唐安煤矿召开了全市地方煤矿降本提质增效交流会议、地方煤矿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围绕精抓细管、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引导煤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确保稳定经营。唐安煤矿坚持“价格降到哪里,成本就降到哪里”的思路,遵循“省下的就是挣下的”、“节约就是创效”的理念实现了在节约中发展、在发展中增效。2015年累计节约资金93.45万元,形成了“人人为成本而算,人人为效益而干”的良好局面。
二、企业减负成效明显
山西各地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经营压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用电成本明显降低。为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各地按照相关政策有序增加大用户直供电量。2015年,朔州市大用户直供电企业由原来的2户增加到了10户,直供电量由9.4亿度增加到35.48亿度,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达2亿元左右。2016年,临汾市立恒钢铁、山西春雷等16户电力用户已被省经信委确定参加直供电交易,交易电量30.73亿度,为企业节省电费1.5亿元;长治市6家发电企业与18家生产企业参加用电直接交易,变“厂网(电网)”为“厂(生产厂)厂(电厂)”直接交易,实现发电交易量33.99亿度、用电交易量28.28亿度,发电交易量和用电交易量均增长一倍以上,18家生产企业共节省电费开支1.96亿元;晋城市国热电投和阳城晋煤能源两户发电企业参与大用户直供发电6.3亿千瓦时,17户用电企业享受大用户直供电38.9亿千瓦时,预计为企业减负2.3亿元。
综合服务亮点纷呈。临汾市对中小企业网站的内容和栏目进行充实完善,新吸纳小微企业服务机构17家,小微企业服务站1家,发布各类信息1081条;为入驻基地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和服务,建成了侯马、襄汾、曲沃、蒲县、吉县、尧都区6个省级创业基地和1个市级创业基地;组织100余家企业、500余种产品举办了“专精特新”名优产品展示会,涉及食品医药、化工环保、冶金机械、手工布艺、古典家具等多个产业领域,为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了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静乐县在忻州市率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进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项目,先期发展村级服务站点30个,电商产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融资模式创新突破。晋城市、县两级分别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和贷款风险补偿金8500万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创业基地建设、提升研发能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推进政银企合作,2015年为136家中小企业融资6.07亿元。静乐县从2015年起对民间资本设立注册5000万元以上或注册资本扩大到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担保机构,忻州市政府和县政府分别按照担保贷款额的0.1%、0.2%的比例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阳泉市2015年为4个申报“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落实奖励资金110万元,为7个“小升规”企业落实省级奖励资金140万元,市级配套奖励资金70万元;2016年为3个申报“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落实奖励资金140万元。朔州市财政本级安排高技术研发资金1500万元、固废园区研发资金15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987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龙头企业产业发展资金95万元,小微企业贷款和担保资金180万元,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