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太仓不选北上广,德国人葫芦里什么药?

山西制造网    2016-08-11    浏览量:606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万宏蕾 特约撰稿蔡瑜盛 /上海 江苏太仓报道
“现在广州、温州,甚至黑龙江、山东高密等地的人都过来学习太仓经验,”江苏省太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现在每周要接待好几拨队伍,“已经推掉了一些,但还是应接不暇。”

 

“太仓的中德合作模式成功后,现在全国一窝蜂地在效仿。”该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各省市竞相开出优惠条件,比如厂房、财政补贴,土地政策优惠,等等。”

 

而对于现在的太仓来说,重要的已经不再是德国企业在量上的集聚,而是质的飞跃——把德国的精髓变成自己的东西。

 
 
 

   “无心插柳”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太仓,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通达江海、高速及铁路,成为江海联运的最佳节点之一。并且,太仓有一条长达38.8公里的太仓港口岸线,其深水岸线25公里,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黄金岸线”。

 

在如此重要的区位优势下,1993年1月8日,这座千百年来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江南小城,得以撤县建市,从此开始探索自己的城市发展之路。

 

“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对了路子,而是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磕碰。”太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夏远峰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外资涌入中国的热潮中,国内的普遍情绪是“只要是外资都欢迎”。

 

但当时的太仓在经济底气、优惠政策方面与周边城市竞争尚有差距。“1996年那段时间,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年往东莞跑七八次。”夏远峰回忆,“在这一段痛苦的摸索期,眼看着周边兄弟城市干得轰轰烈烈,大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胆子小了,步伐不够大。”

 

这种状况下,第一家德资企业落户太仓更像是“无心插柳”。

 

1993年,德国巴符州议员、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第一次来太仓考察。

 

太仓给斯坦姆留下了较好的初次印象,“路边那些高大的水杉树,让人感觉好像回到了德国的黑森林。太仓既紧邻上海,又有着德国小城市的宁静。”

 

“一开始,斯坦姆只是试探性地投资50万马克,成立只有10个人的小公司,试着投资了两台机器开始生产,连厂房都是租的。”太仓市商务局局长陆定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陆定峰说,“这种级别的投资在当时的外资大潮中不算特别显眼,但是公司滚雪球式的业务扩张,现在已经裂变出7家企业,主打产品汽车安全带卷簧占世界60%的市场份额。”

 

“德国企业比较喜欢扎堆抱团,太仓商务成本不高,生活环境很好,企业所需的人才、资金、物流、信息流都能够有效接受上海的辐射。”陆定峰介绍,正是在斯坦姆的影响下,同年,第二家德企——太仓托克斯冲压技术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

 

此后,太仓这个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普通小城市,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德国投资者所熟悉。当太仓招商第四家、第五家德资企业时,对方连法律文件都准备好了,直接过来了。

 

 
 
 

“        隐形冠军”的试探

“最早进入太仓的8家德企,投资都很少。”太仓市副市长、太仓新区管委会主任朱万里回忆,这些德企刚进入太仓时,都是先租几百平方米厂房,招十几个工人,看起来和国内的民营小企业没什么差别。

 

不过,真正的差距在于,这些德企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大多是家族式中小企业,但他们不贪大、不盲目扩张或跨界,而是守住一个细小领域做精、做深、做透,成就一批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比如,威格玛机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钢窗成套设备企业;舍弗勒公司专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配件,是世界第二大轴承制造商;而专业于灌装设备生产的克朗斯公司,世界上每4瓶饮料中,就有一瓶由克朗斯设备吹瓶、灌装、包装;托克斯公司生产的冲压设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90%以上。

 

“德企的特点就是这样,家族企业投资严谨,一开始都是小投资试探,之后再根据市场反应逐渐增加投资。”陆定峰回忆,早年,为了一个德资项目双方谈了5年,落地后对方才投了100万美元,但现在税收已经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最早的德资企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他们多数是采用租赁厂房的投资方式,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可以极大提高土地节约利用率。”陆定峰说。

 

直到2000年左右,经过几年的招商引资,太仓已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数十家外企落户,合同利用外资近5亿美元。

 

“但是德企相对来说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并以高环标准、能耗低著称。德企重视员工、企业凝聚力强等特点,也非常符合太仓田园城市、宜居宜业城市的气质。”陆定峰说,“此后,太仓市决定,与其遍地开花,不如一枝独秀。今后重点引进德资企业,在太仓形成集聚效应。”

 

 
 
 

“       要喝星巴克的,而不是吃盒饭的”

 

20年前的时任太仓市长就说,“太仓要招喝星巴克的,而不是吃盒饭的。”确立了“不走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道路”的太仓,这一阶段的招商从单纯注重数量开始转变为“量质并举”,更加关注企业的产业规模、高新技术、生态效益等指标。“纯出口的加工型企业,不要;占地和产出不匹配的企业,不要……”在苏州十多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太仓新区的招商“规矩”在彼时显得颇有些另类。

 

“在转型升级阵痛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太仓市副市长朱万里感受颇深,“因为没有大企业,以前我们去省里开会,都是找角落坐,不过我们还是没有放弃这样的发展战略,始终引进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耐住寂寞却慢慢结出了绚丽的果实。曾经“数字拿不出手”的太仓,逐渐聚集了超220家德资企业。2001年,太仓与克恩-里伯斯、慧鱼两家公司合作,成立第一个“双元制”模式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2007年,第100家德企——弹簧制造商艾巴赫集团进驻太仓新区;2015年共实现产值近300亿元。

 

尝到甜头后,2000年后太仓发展势头迅猛增长。“我们甚至庆幸,当初幸好没有盲目跟风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我们算是走对了路子。”陆定峰认为。

 

 
 
 

           关键还是靠服务

 

然而,二十年时间里,太仓周边不少城市都建设了高标准开发区,在同类城市硬件设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太仓如何脱颖而出?

 

夏远峰自太仓新区建设之初就从事开发区招商工作,几乎见证了德企在太仓的全部发展历程。在他看来,最早一批落户太仓的德企看中的是太仓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但上海有这么多周边城市,只有太仓能成为“德企之乡”,“关键还是靠服务。”

 

总部位于德国西南部贝西希海姆(BESIGHEIM)的爱固机电,是一家世界级的机电设备供货商,“当初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应最大客户邀请来中国开展配套服务。”爱固机电(太仓)有限公司技术生产经理徐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公司选址最初准备在太仓、杭州之间选择,在考察具体环境对比后,我们还是首选太仓。”

 

陆定峰,“我们不像其他城市那样一味拼各种财税补贴、优惠政策,不与其他城市恶性竞争,而是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

 

比如,德企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随处可见的德国面包店、啤酒屋,方便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德国人在太仓酒吧半夜喝醉后,不用担心钱包会被人洗劫一空……“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最终决定了德企对太仓的城市观感。”陆定峰说,“有时,在上班高峰期,会有大批倡导环保的德国人骑着电动车上下班,他们俨然成了地地道道的太仓一分子。”

 

“现在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爱固机电总经理史慕德(SVEN MAUDER)在德国总部要经过几轮竞争才得以来中国,“来太仓任职,不仅薪酬会有200%的上涨,且居住、出行、水电气费完全不用操心,半夜去医院都会有工作人员帮忙办理住院手续。”

 

爱固机电总经理助理王鑫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甚至史慕德总经理全家来太仓时,太仓及公司方面连狗都随行李托运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心融入环境。”

 

“一些已经回国的德国经理的太太们,还会隔三差五询问什么时候能再有机会回中国太仓,对这边的生活恋恋不舍。”王鑫艳说。

 

 

 
 
 

         把德国的精髓变成自己的东西

落户的德企现在已经深耕太仓,不仅建立制造基地,还逐步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中国区总部布局于此,超过90%完成了增资扩产,舍弗勒、托克斯、慧鱼等德企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第五期增资扩产。

 

“很多德企越来越不需要派德方经理常驻,而是放心让中方负责管理。”陆定峰说。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保姆式’服务,根据德企的自身特点,我们也及时调整服务原则,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的私密性,尽量不去打扰。”陆定峰介绍。

 

德企的聚集有一个过程,先是大型制造业企业,随后是为其配套的小型零配件制造企业,最后是为前两者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企业。

 

但现在的关键是:招外资进来做什么?

 

“德企投资太仓应该是合作共赢,大批德企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优质品牌、先进技术、管理和环保理念及产业工人。”在陆定峰看来,“更重要的,是把德国的精髓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把中国市场让给别人。”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