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征收 "对等关税" 后暂缓部分措施,保留 10% 基准关税并施压各方于 7 月 9 日前完成谈判。距截止日不足一周,美与主要贸易伙伴谈判呈现分化态势。
美欧多轮谈判仍存分歧,欧盟愿接受 10% 基准关税,但要求药品、半导体等行业豁免,并施压降低汽车及钢铝关税。目前欧盟已备好价值 210 亿至 950 亿欧元的关税反击清单,贸易专员抵华盛顿作最后磋商。法国财长直言 "宁迟签好协议,不早签坏协议"。
- 英国:框架协议生效,美取消英飞机发动机等 10% 关税,但钢铝产品仍面临 25% 关税,谈不拢或升至 50%。
- 加拿大:因拟征 3% 数字服务税遭美威胁停摆谈判,最终取消征税以换取谈判继续。
- 日本:七轮谈判未撼动美汽车关税立场,日方虽抛出能源进口、稀土共享等筹码,特朗普仍暗示可能加征 30%-35% 关税。
- 韩国:因无法按期完成谈判,正寻求关税暂缓期延长,国内民众抗议美关税滥施。
印度代表团超期滞留美国,农业与乳制品是其谈判红线,美印虽宣称 "接近达成协议",但汽车零部件及钢铁关税分歧仍在。东盟采取 "团结 + 灵活" 策略,越南、印尼等国通过放宽进口、增加美产品采购等方式规避关税,泰国已提出具体合作方案。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博弈,正以 "分化应对" 的格局走向关键节点,各经济体在妥协与反击间的权衡,将影响全球贸易短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