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毛利率超保时捷 高端化战略推动集团业绩创新高

山西制造网    2025-08-20    浏览量:0
2025 年 8 月 19 日,小米集团发布二季度财报,交出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亮眼成绩单。财报显示,集团当季营收 1159.6 亿元,同比增长 30.5%;经调整净利润 108 亿元,同比增长 75.4%,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表现尤为突出,不仅推动集团整体增长,更以 26.4% 的毛利率超越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汽车业务成增长引擎 毛利率行业领先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 206 亿元,同比激增 221.9%;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攀升至 26.4%,较一季度显著提升,经营亏损从 5 亿元收窄至 3 亿元。这一毛利率水平不仅远超特斯拉同期的 17.2%,更超过保时捷(16.9%)、奔驰(16.4%)等传统豪华品牌,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高毛利率得益于高端切入战略成功与平台标准化优势。小米 SU7、YU7 共享同一平台,模块化设计带来供应链集中优势,有效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二季度小米汽车平均销售价格(ASP)达 25.36 万元,同比增长 10.9%,折算含税价格约 28.7 万元,已比肩 BBA 等豪华品牌水平。首款高端车型 SU7 Ultra 自 2 月末上市以来持续热销,成为拉动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力量。

产能爬坡迎战订单高峰 承诺不参与价格战

尽管业绩亮眼,小米汽车仍面临产能考验。二季度小米共交付新车 81302 辆,环比稳步增长,但 6 月 26 日上市的 YU7 车型因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未对二季度营收形成实质贡献。这款新车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即突破 24 万台,按当前产能测算,部分订单需延至明年交付。
 
卢伟冰明确表示:“小米承诺不参加价格战,不参与内卷。” 他强调,企业核心是通过产品竞争力赢得市场,而非依赖价格促销。目前小米正全力推进产能释放,二期工厂工人已抽调至一期实行三班轮换制度,预计九月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按照全年 35 万台的交付目标,下半年需完成 19.3 万辆交付,产能压力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于 2025 年底到期,明年提车用户将多缴纳超 1 万元税费。对此,蔚来、极氪等品牌已推出转购补偿措施,小米尚未跟进相关政策,引发部分用户担忧。

出海计划锁定欧洲市场 长期投入期待盈利

在国内市场稳步推进的同时,小米汽车出海战略逐步清晰。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计划 2027 年启动出海,首站锁定欧洲市场,将在中国验证的商业模式与打法复制到海外。目前出海仍处于调研筹备阶段,尚未涉及具体产品与定价。
 
自 2022 年以来,小米在新业务上累计投入超 300 亿元,目前仍处于投入期。卢伟冰坦言,虽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但累计盈利还需较长时间。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随着 YU7 交付放量,小米汽车三季度营收有望持续增长,产能释放进度将成为关键变量。
 
此外,近期部分 SU7 Ultra 车主反映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引发争议。小米销售解释此举针对有延迟交付意向的用户,防止车辆下线后遭拒提,但这一做法与此前 “验车后付尾款” 的承诺存在出入,截至发稿官方未作出正式回应。在高端化道路上,小米汽车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仍需平衡产能、服务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