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5 日,万宝盛华集团发布《2025 全球劳动力趋势报告:加速适应性》,揭示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职场的深刻变革。报告指出,在数字化转型、代际更替与全球化重构的多重冲击下,职场正经历从工作模式到价值理念的全方位重塑,“加速适应性” 成为企业与个体生存的核心能力。
Z 世代崛起与代际碰撞成为职场首要特征。出生于 1997-2012 年的 Z 世代员工展现出独特竞争力,其对数字化工具的认可度达 80%,对技能提升的需求达 76%,均远超其他世代。但数据同时显示,47% 的 Z 世代坦言未来半年可能主动离职,34% 预计面临被动解雇风险,反映出年轻一代对职业发展、财务安全感与雇主福祉关怀的高期待。企业若无法提供清晰的成长路径,将面临严峻的人才流动压力。
中层管理危机持续发酵。作为职场 “夹心层” 的千禧一代管理者(1981-1996 年出生)处境艰难,53% 每日承受中度至高强度压力,主动离职率高达 40%。他们既要平衡上下级关系,又要承担抚育子女、赡养长辈的家庭责任,对员工福祉、道德型领导力与组织透明度的诉求尤为强烈。报告强调,能否精准满足这一群体需求,将决定企业未来人才战略的成败。
性别平等进展迟滞仍是全球性挑战。数据显示,全球女性平均薪酬较男性低 20%,而 48% 的企业尚未制定弥合薪酬差距的具体计划。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男性就业困境显现,美国 25-54 岁核心劳动年龄男性中,10.5% 既未就业也未积极求职,这一趋势在多国呈现共性。专家建议通过数据驱动的绩效评估与定向技能培训,激活潜在人才库。
效率至上的职场环境催生高压时代。全球 49% 的员工每日经历中度至高度压力,但仅 21% 认为雇主提供了足够的心理支持。更值得关注的是,AI 技术的应用加剧了职业倦怠 ——47% 使用 AI 的员工表示不清楚如何达成 productivity 预期,77% 认为 AI 至少在某一维度增加了工作负担。不过报告也指出,对心理健康的干预投资可带来 4 倍的生产力回报,为企业提供优化空间。
零工经济规模化重塑用工模式。目前全球 12% 劳动力(约 2 亿人)从事灵活工作,“按需组队” 的任务型团队正取代固定岗位。超过 60% 的劳动者通过非正式就业获取部分收入,临时工、合同工与自雇者构成的灵活 workforce 成为企业应对波动需求的关键。这种模式与 AI 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匹配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终身学习与技能韧性成为生存刚需。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核心技能需求将发生 50% 的结构性变化,生成式 AI 可能将这一速度提升至 68%。但现状不容乐观,仅 27% 的员工拥有清晰职业规划,企业亟需构建系统性技能提升体系。报告提出职业持久性五大支柱:硬技能、软技能、应用技术技能、机构知识与成长型思维,为个体发展提供框架。
AI 应用从概念走向落地,48% 的雇主已启用生成式 AI 工具,高技能员工效率可提升 40%,但高昂成本、隐私问题与技能缺口构成主要障碍。“人才智能” 技术通过评估技能相邻性,为非传统职业路径开辟可能,成为破解人才短缺的创新方案。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报告强调,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唯有将 “适应性” 植入发展基因,在代际融合、模式创新与技能迭代中主动求变,才能在变革浪潮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