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美国总统大选轰轰烈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究竟最后会鹿死谁手,特朗普?希拉里?一个是毫无从政经验的地产大亨,一个是非常典型的政治人物,这一场擂台赛正进行的高歌猛进而势不可挡。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现任总统奥巴马,奥巴马任期内曾数次与硅谷的头面人物共进晚餐,但有一次很特别,当时,每位贵宾都被要求向总统提出一个问题,但当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发言时,奥巴马却插话道:“要想在美国制造iphone都需要投入什么?”因为不久前苹果公司宣称其产品几乎件件都在海外制造。
“这些工作为什么不能回到国内进行?”奥巴马追问道。“这些工作回不来了。”乔布斯的答案是明确无误的。
总统的问题触及到苹果公司的一项核心信念。国外的劳动力比较廉价,而且苹果公司的高管认为,外国工人的灵活性、勤劳与工业技能,以及海外工厂的巨大规模已经大大超越了美国同行,以致“美国制造”对于大多数苹果公司产品来说已经不再是一项可行的选择。而海外制造最大工厂的选择就在中国。
中国有更多中等水平的工程师,有更灵活的劳动力供给,又瞬间就能加速生产的庞大工厂。苹果公司对于中国的依赖,网上曾与这样一段说词:iPhone即将上市数周前,苹果在最后一分钟重新设计其屏幕,这可能迫使装配线彻底修改,而新的屏幕需要在午夜前到达工厂。富士康的管理人员可以立即从其公司宿舍中召集到8000名工人,每人吃些饼干喝点茶后就可开工,半小时内就可以开始12小时轮班工作,将玻璃屏幕装入斜面框架内。在96小时内,富士康就可以达到每天生产上万部iPhone的规模。可见中国工厂和工人的速度与灵活性是令人惊叹的,没有任何美国工厂能够与之媲美。
其实对于任何电子产品工厂来说,都可以讲述类似的故事,与此同时,苹果产品的盛行也带旺了中国的苹果产业链。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一个专为苹果提供皮套、贴膜、数据线等配件产品的产业链,囊括了1500多家大小厂商,年产值逾千亿元。而获得授权经营苹果配件的厂商要向苹果公司交纳相关费用,以数据线为例,每根数据线要向苹果公司支付5-6美元。这也在一方面说明中国仍处在相对低端的位置,利润微薄,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只付出劳动力的“中国制造”,其内在含金量依然较少。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而至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走的是一条“新路子”,他们,他们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不断强化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谋求未来的主动权。中国制造也应迎头而上、主动出击、积极变革,用技术创新和品质革命转型升级。
来源: 中国奥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