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实习生张晓东)11月3日,太原集中供热第三天。针对部分城区大面积无法按时供热的问题,太原市城管委、太原市热力公司3日下午召开媒体恳谈会,太原市热力公司总经理张建伟向广大市民致歉,并表示力争11月6日实现全部并网。
太原供热怎么了?
据了解,今冬太原部分城区集中供热“失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刚刚投入运行的太古供热项目,在正式运行初期一级网稳压存在问题,致使古交热源抵并进入城市网后出现注不满水、保不住压的状况,无法实现循环。
太古供热项目是个啥?
太古供热项目,是古交至太原长输管线集中供热项目,该项目以古交兴能电厂为热源,通过4根直径1.4米的主干管网,多次翻越西山、汾河后,实现为太原市区供热的目标。
情况到底多严重?
张建伟介绍,太古项目启用后,太原市热力公司初期预计管网注水量约为16万吨,但供热启动后无法实现循环,热力公司迅速启动补水,截至今日下午注水总量已经超过30万吨,仍然没有全部注满,总体用水量大大超出预期,这是出现供热滞后的直接原因。
哪些地区受影响?
据悉,太古供热项目导致供暖受影响的城区范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迎泽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青年路以西的河东区域;二是迎泽西大街以南的河西区域,包括市第二热力公司和双良供热的部分供暖范围。这两部分区域涉及供暖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约有13万户、35万居民受到影响。
什么时间能恢复?
出现问题后,太原市热力公司采取“分片划区”的方式,逐个片区注水增压后并入供热网络,目前太古项目承担的2600万平方米的供热区域中,已经有1900万平方米成功增压并网。这1900万平方米并网后,随着热源抵达、管网水温逐步上升后居民家中的水温会逐步回升,达到供热效果。
目前仍有700多万平方米没有实现增压并网,主要为原双良供热公司承担的500万平方米供热区域(多集中在晋阳湖以南区域),以及双塔西街、康乐街、新建南路等地的200多万平方米区域。热力公司在4日5日两天仍会采取“分片划区”方式对其攻坚注水增压并网,11月6日力争实现全部并网。
太古供热是否可靠?
针对许多市民对初次承担供热重任的太古供热项目能否稳定保障供热的问题,张建伟说,太古供热项目虽然工程庞杂,但从总体运行情况看,从设计、施工到设备质量没有出现系统性问题,是非常稳定可靠的,能实现稳定供热。
为何不打提前量?
许多社会各界提出的为何不提前供热、提早检测管网的问题,张建伟说,太古项目工期短、难度大,但为保障太原市区冬季空气质量,太原市政府下决心“二挡起步”,于今冬启用太古项目。各相关单位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替代了重点污染源太原一电厂,取得了巨大的环保效应。换言之,就是太古项目是“两步并作一步走”,留给热力部门提前供热、提前调试的时间不多。张建伟说,供热是重大民生,政府在太古项目中投资48亿元,在保障供热上是不计成本代价的。
张建伟在媒体面前也坦言,热力公司对太古供热项目遇到的困难预计不足,调试和准备工作不充分,是导致该热源项目不能按时按质供热的重要原因。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