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忻州市转型赶超的“加速度”

山西制造网    2021-08-05    浏览量:668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十四五”开局之年,忻州市经济实现“开门红”,呈现出双高态势,即高质量与高速度。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80.9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全省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特别令人惊喜的是,成长性新兴产业“冒尖”,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高达56%,高于全省14.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倍,高于全省28.5倍。全市8个工业类开发区(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4%,分别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6.5、1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分别快于全省、全市27.6、26.3个百分点。

  忻州是革命老区,多山多沟,“过坎爬坡”是其长项,近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殷殷嘱托,坚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攀登者”“竞跑者”姿态,硬是闯出一片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创新激发动能

  大约10年前,位于市区中轴线和平街东段锻压机床厂最后一根烟囱轰然倒地,云中河畔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生水起,一批国内顶级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芯片、蓝宝石、机器人、生物制药等新产品横空出世。

  创新生态如“草灌乔”蔚然蕴育,产业园区似春笋雨后茁壮。一马当先,在忻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同时,原平、繁峙、定襄、岢岚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静乐、五台、神池3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各领风骚,蓄势待发的还有河曲、保德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代县、宁武、偏关3个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五寨现代农业示范区。由此构建的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覆盖全市,正在实现“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目标。

  忻州之新,新业诱人,新风扑面。在新基建方面,重点推进5G基站、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应急等融合应用项目建设。在新材料方面,首先抓住半导体产业链达产达效及延链工作。在新装备方面,突出发展现代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在新产品方面,扭住培育半导体材料、光伏组件、取向硅钢、再生铝、智能煤机、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在新业态方面,着力培育线上线下、跨界融合新主体,形成智能配送、数字文化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直播带货等模式。

改革释放活力

  如何蹚出一条新路来,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忻原、忻定两条直通大道,以交通联通、快速提速,摹画出忻定原城市经济圈,拥有着全市近半数的人口,承载着40%新兴产业,其经济分量和块头不言而喻。特别是域内的“铁公机”“岸港网”优势凸显。忻州通过改革培育动能,释放活力,统筹推进“336”战略布局。忻定原城市经济圈的根本目的,是小圈滚动大圈,进入新一轮大发展的太原都市圈,形成“行星互动”效应,从而打通石岭关,构建面向中部的开放集成门户。与此同时,向西推动河曲、保德融入呼包鄂榆城市圈差异化发展,加快建设面向西北的人流、物流大动脉。无论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都是绕不过去的地方。这块宝地也是历史上走西口的地方,双向涌流正成为大趋势,可以说西部门户“风景这边独好”。向东则是代县、繁峙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依托雄忻高铁、集大原高铁建设,打造连湖通海的东部门户。目前,已有数百家鞋帽、服装企业翻山越岭在滹沱河两岸安家落户。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三大开放门户之“容”,是三大旅游集散地,即“两山一城”,分别是东部五台山、中部忻州主城区、西部芦芽山。千年古城,穿越而来,文雅集萃,百巷百味。今年端午节假期,3天内游客达19.1万人次。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的15天时间,人流量达137万人次。五台山作为全省旅游业龙头,着力创作这部“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返璞归真,把自然还给自然,让文化引领文化,高标杆战略策划,高标准集中整治,正成为国际驰名、国内一流景区。管涔为晋山之祖,汾河为晋水之源,芦芽山作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翡翠”熠熠生辉,瞄准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发力,游客突破“季节差”纷至沓来,正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在全域旅游新概念中,引导游客“游忻州、读历史”,先后推出黄河风情在忻州、长城博览在忻州、太行之巅在忻州三条延伸线,从而体验“两种文明三边文化”,即游牧、农耕两种文明,边城、边关、边墙三种文化。

  与三大开放门户、三大旅游集散地并驾齐驱的是推进六大经济板块崛起。把资源变成资本,把能源变成能量,对接转型升级新趋势,黄河边上的保德、河曲煤电铝化气板块渐成气候;晋西北腹地的神池、五寨、岢岚、偏关现代农牧业板块风光无限;汾河上游的宁武、静乐生态保护和特色产业板块生机勃勃;忻定原多元产业主引擎板块活力迸射;繁峙、代县矿冶板块精优并秀;五台山旅游板块破茧化蝶。

  谋改革、抓机遇、转方式、调结构、强动能,格局体现新局,开局犹如开赛。忻州市委书记郑连生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

产业承载希望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实现领跑,对于忻州来说,意味着高质量发展还必须有高速度发展来做保证。蹚出一条新路来,就要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运用特色优势,坚持特色发展,率先把半导体产业、杂粮产业、文旅产业做成“大部头”产业。在差异发展中,培育“单项冠军”、行业“小巨人”,勇于直道冲刺,善于弯道超车,敢于换道领先。

  今年春天,一声鸣笛,四辆载有直径7.5米、总重120吨的大型海上风电法兰缓缓驶出定襄宝航重工有限公司,运往江苏。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历史机遇期抢占了海上风电法兰市场先机。

  扎根原平的山西铝业,着眼于打好企业“未来牌”。他们利用综合治理后的矿山、赤泥库、灰渣库等闲置工矿用地资源,走出一条综合治理+风光互补+储能+充换电站+电动重卡+智慧科技产业链,建成全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截至目前,已投运1座充换电站、6个充电桩;自备矿山的20台电动重卡投入商业运营。同期,正在进行电动重卡试运;电动叉车、电动自卸卡车、电动装载机在厂区物料短倒、电厂灰渣外运、赤泥库试用。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出生在黄河边上的吕霄博士“雁归”河曲,投入电动机械领域,研发动力电池。他瞄准了晋陕蒙三省接壤区煤炭资源丰富,新型绿色电动工程车辆需求缺口这块“大蛋糕”。吕霄带进来的还有“研学产”的新思维和新组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应用研究院。记者看到,“优质新生儿”已经问世,在车间的一角,停放着一辆崭新的纯电动装载机样车。

  五寨号称“晋西北的乌克兰”,八十里丁字形平川上,已建成3万亩高标准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耕种时节,上百台大型拖拉机作业,蔚为壮观。

  围绕产业链,强化创新链,厚植要素链。在高质量发展中,忻州抢占制高点,敢为天下先。中科晶电等半导体企业合力攻关,开展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砷化镓晶片、蓝宝石衬底片技术研发;山西能际开展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研发。在创新生态平台建设中,培育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校企科研创新平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