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如今 11 家国内车企的财报已出,展现出行业内的巨大差异。这 11 家车企营业总收入超 18937 亿元,归母净利润 472.44 亿元,相比上一年多赚 353 亿 ,但净利率仅 2.49%。
从盈利情况看,车企间 “贫富差距” 显著。民营车企巨头比亚迪、吉利、长城赚得盆满钵满,2024 年净利润总和近 700 亿。比亚迪营收 7771 亿元,净赚超 402 亿元;长城营收增长 16.73%,净利润同比飙涨超 8 成;吉利营收 2402 亿元,净利润同比涨超 2 倍。而零跑、小鹏、蔚来、小米 4 家新造车企业却深陷亏损,一年亏损超 372 亿,蔚来更是以 224 亿的净亏损成为 “亏损王”。
在研发投入上,10 家车企 2024 年总计投入 1515 亿。比亚迪以 542 亿元一骑绝尘,小米集团以 241 亿元紧随其后。蔚来虽营收不及理想一半,但研发投入比理想高近 20 亿,占营收比例接近 20%,舍得在研发上 “下血本”。现金储备方面,比亚迪、理想、小米手握千亿现金,传统车企中广汽、吉利、长城现金储备则相对较少,部分新势力车企如零跑、蔚来、小鹏虽有一定资金,但蔚来亏损加大,资金压力不容小觑。
毛利率和销量也能体现车企间的差距。赛力斯集团汽车毛利率达 25.69%,理想汽车为 20.3%,其余车企各有不同,广汽仅 3.9%。销量方面,11 家车企 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342 万台,比亚迪、吉利、理想等 5 家车企完成销量目标,极氪、蔚来接近目标,长城和小鹏完成度较低。
展望 2025 年,9 家车企提出更高销量目标,计划比去年多卖超 400 万台。比亚迪剑指 550 万辆,东风欲重回 300 万辆台阶,新势力车企如小米、蔚来、小鹏更是力求销量翻番并实现盈利。然而,从一季度销量来看,形势喜忧参半。比亚迪、吉利等 7 家车企销量同比增幅超两位数,但广汽、长城、赛力斯却出现下滑。而且,仅吉利、小鹏一季度年销目标完成度超 2 成,大多车企面临巨大年销压力。
2025 年,车企分化还将加剧。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而盈利能力则是车企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谁能在这场激烈角逐中突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