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规划指导事业发展
如今不论是大学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压力都在增大,为了生活而忙碌的人越来越多,对自己工作不满意的人越来越多,跳槽的也越来越多。但他们中真正会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人却少之又少。据职业规划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有约18%的职场人士有完整的职业规划;约8%的职场人士从未想过进行职业规划;其余的职场人士则对自己的职业不知如何规划。
我省通信业一位资深的HR形容现在多数人的就业状态时说,很多人在失业和就业双重压力下,以找到工作为目的,盲目地就业,有的甚至在入职时对所从事行业了解较少。这类型求职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大都发现自己的兴趣、专业等和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交集。于是各种的不适应出现了,最终他们开始不断地跳槽。在人才市场记者曾碰到一位一年之内换了6份工作的求职者,他表示现在仍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和合适的工作。
如何改变这种迷茫的职业状态,合理、适时的职业规划势在必行。
“职业规划是根据个人自身的特质和对职业的倾向,找到求职者适合从事的职业,或对已入职人员进行事业发展的指导。它能确定就业者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省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冯永利部长提到。
只有根据职业规划规律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和客观条件,作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目标,才更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现在,人们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度开始逐渐提高。在51job今年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显示,个人职业规划的匹配度,以及入职后的上升空间,首次超过薪资福利,跃居前两位。
职业规划 宜早不宜迟
今年48岁的武新华是偏关县新关镇一位产值过百万的畜牧养殖业主。他回顾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做过小工、修过车、跑过运输。“如果当时可以早些进行一下规划,现在我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无独有偶。在职场上有很多像武新华这样懊悔没有做职业规划的人。他们多是在工作受挫、不易找到理想的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中缺少了职业规划这一项。
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山西省城乡就业人员为1872.76万人,比上年增加10.46万人,总量持续扩大。
如果在进入职场之前,求职者尽早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健康状况、兴趣、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思维方式等,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再根据这一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就比没有职业规划的多了很多胜算。
海银财富人事总监侯欢欢透露,目前大型公司在招募人员时80%会录用有职业规划或有职业规划意识的人,因为没有职业规划的人员跳槽率会增高,不利公司的发展。可见,及早做职业规划对求职者很有利。
如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前移至一入学。他们的职业规划可以从了解自己专业可选职业开始,根据学校老师指导寻找自身就业长处。
而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人员可以多参加职业培训,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职业规划 我们如何进行
目前山西虽说做职业规划的依旧不多,但一些政府机构、企业、个人已在不断加大努力。
我省各市县、人力资源市场等都定期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等进行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等的培训。
我省各高校也已把就业指导常态化。据了解,仅山西大学一所学校去年一年就为在校学生举办有关就业指导的讲座40余场。
一些企业更是为了员工的留存率和企业的发展,对员工开展个人职业规划。“在员工入职时,我们就开设一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他们明确在公司的事业发展方向。”六味斋人力资源部林经理表示,“我们员工中还有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按照我们设计的职业成长方案,已经走向管理岗位,其中一位还做到了销售经理一职。”
职业规划的制定要遵循选择所长、选择所爱、选择所需、选择前景的原则。因此,作为求职的个人,不管是大学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等都应该依据自身特点先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再根据评估为自己规划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进而制定实施方案。
“大学生要多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可从事行业和岗位的情况,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感知社会,增加实操能力。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冯永利强调。
而进城务工人员大可以抛开血缘、地缘关系,多参加各级各单位组织的培训和招聘会,从中甄选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职业规划不仅发生在职业选择之前,也同时发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不但希望求职者有职业规划,而且我们还会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对已经入职的人员进行专业规划。一般是刚入职的做简单规划,工作至一定年限的做中长期规划。”侯欢欢说,“那些对自己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的职场人士,可以从公司发展规划和每年的招聘情况中,分析你所在单位的发展空间和个人发展空间。适合就选择稳定就业,反之就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
入职不等于就停止职业规划,它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事情。应不断地自主学习,努力增加自身所长,明确自己的位置,适应社会,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使自己在工作中稳步前行。
【相关链接】
职业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及计划。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